千辛万苦过后,还需要广大考生背水一战,最后的一关是决定你是否能成为体制内一员的关键,在短暂的时间内如何科学合理的备考呢,其实,我们认真做到这三步就可以了。
第一步:知己知彼。
考生要在第一时间全方位了解自己所报考的岗位职责、岗位性质、工作内容、特殊属性等,充分了解后要建立自己与岗位之间的匹配性,所谓自身与岗位之间的匹配性就是考生自身的现实性需求(户口、专业、住房、家庭需要)、职业兴趣(社会型、现实型)、对组织文化的认同(政府组织文化、基层组织文化)、成就动机(认知需要、自我实现)等,通过自身建立条件与岗位之间的高度匹配性,让考官认为你就是最适合这个岗位的人,从而选择你。
于此同时,考生也应该进行自我审视,找出自身在答题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优势,是答题语言匮乏还是思路逻辑性不强,对于不足是需要在练习答题中着重补足的。
第二步:勤学苦练
考生需要搜集历年的面试真题,这些真题不限于山西省的省考,其他省的省考以及国考都应该涉猎,因为对于出题素材没有省份限制。搜集完之后,考生模拟完整的答题程序不断的练习。
在练习的前期,可能思路还比较混乱,答题语言还不到位,在每答完一道题目之后,都应该认真梳理此题的思路和整理答题语言。同时也建议考生,在练习时,以模块为单位进行准备,因为相同模块的题目答题思路是相同的,答题语言也是相通的,经过强化练习之后,容易将思路和语言固化,防止在考场上,过度紧张也有话说。
第三步:积累素材
素材的积累也是至关重要的,在休息时,可以刻意的收听新闻,例如朝闻天下、新闻联播、各个电台的地方新闻,新闻中,播报员会对当今社会上出现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评论,这些分析评论的思路和语言就是我们可以借鉴和学习的。而且面试的出题范围也是社会上的热点,很有可能考生将来的考题就是当时听的新闻热点。同时,考生也应该多记忆国家领导人的官方语言,丰富自己的语言。